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研动态 > 正文

我院思政课重复内容集体备课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04-27 21:13:08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4月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不同课程重复内容第一次集体备课会议,会议由教学副院长蔡小葵主持。

陈爱华老师指出,《思政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的内容主要是伦理学和法学知识,属于个人层面,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凸显人文关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内容是政治性,更多属于社会层面,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关注、参与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强调家国情怀。从两个课程的关系来看,“德法”课是基础,“概论”课是提升,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卯老师针对“概论”课和“德法”课”中“爱国主义”内容进行了讲解,强调“德法”与“概论”课两门课程的切入点不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法”课是由小到大,首先从爱国主义的定义出发,再从微观的个人到宏观的国家角度对“爱国主义”进行解读;而“概论”课直接从宏观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开始讲解,进而到微观的个人,两门课程共同完成了对“爱国主义”这一概念充分而又完整的理解。

胡冰老师表示,思政课程内容重复,一方面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决定,另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的需要。思政课程的内容重复可能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要解决这一问题,前提条件是打破教研室的界限,进行集体备课,教研室之间必须进行经常的沟通和交流。接着,胡冰老师根据《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规定,分析了“德法”课、“概论”课、《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在教学中的不同点,建议专题选择上尽量避免重复,要理顺各个重复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的体现,针对课程内容重复的部分,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专题开展课堂教学。

洪雅老师指出,“德法”课侧重于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大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困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概论”课体现在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理论性。

刘淑娟老师围绕“德法”和“概论”两门课程教材体系中内容相似度比较高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此外,刘老师强调,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进行“三教改革”,厘清教师,教材和教法的逻辑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注意方式方法,让思政课教学内容真正让大学生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王喜英老师针对《形势与政策》课与“概论课”重复的内容进行了探讨,特别针对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和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两个专题进行了详细地讲述。为了有效地避免内容重复与交叉,王喜英老师强调,在考虑《形势与政策》、“概论”课教学整体性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明确思政教育教学目标、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使思政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会后,储水江院长和蔡小葵副院长进行总结。

储水江院长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将课程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育人方式,在教与学的配合中,要掌握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注意统筹与重复的问题,注重历史与回顾的动态更新,区分统一与特色的问题,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储院长强调,今天的集体备课是落实,接下来各教研室要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

蔡小葵副院长总结到,各发言老师对思政课重复内容都有比较深入理解和把握,集体备课会也给大家一个深入学习、探讨和交流的机会,希望各位老师关注并学习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最新的文件,把握国家对思政课的最新要求和规范,聚焦时政热点,突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发挥思政育人的感染力,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 版权所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