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研动态 > 正文

马院老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6)

发布时间:2022-04-20 20:50:20 浏览次数:

向世界展示“双奥之城”的青春力量

刘淑娟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历经7年艰辛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困难挑战,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凝结着各条战线人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汗水。特别是我国广大青年运动员和青年志愿者群体用辛勤付出、坚强毅力、巨大勇气,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出色完成了各项比赛任务和工作任务,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是党、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卓越政治智慧和深邃的发展眼光,亲切关怀青年成长成才,始终对青年寄予厚望。

青年运动员

我国广大青年运动员争分夺秒、刻苦训练,在冬奥赛场上敢打敢拼、超越自我,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和“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北京冬奥会冠军、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高亭宇告诉所有的青年朋友们,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我们的奋斗和努力永远是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北京冬奥会冠军、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韩聪分享和搭档隋文静“葱桶”组合圆梦北京冬奥会的故事,比赛场上4分钟精彩的背后是4年艰辛的备赛,15年的信念坚守,无数的伤痛和队友的不离不弃。

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的心路历程:“这四年,命运曾经无数次想要逼我放弃,但我没有,我不仅没有放弃,还向它证明了我可以做到更好,所以比赛结束后我说解气了,圆梦了——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迎难而上,必终有所获。”

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个项目冠军杨洪琼深情讲述自己的故事:“我出生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一个小村子,其实在2018年以前没怎么见过雪,是国家为选拔冬残奥人才组织的跨界选才,才让我有机会进入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走出山村,走上了国际赛场。我因体育变得更加开朗和坚韧,我在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发自内心地振臂高呼‘祖国万岁’,能在家门口为国争光,我的骄傲和自豪需要让全世界知道。”

这些中国健儿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奥运精神。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发出的声音是汇聚、是共享、是未来。“一起(Together)”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for a Shared Future)”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青年志愿者

2021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在同运行管理、服务保障人员和志愿者们亲切交流时指出:“能够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是人生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确保冬奥期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顺利,让各国参赛人员充分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文明礼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广大青年志愿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燃烧的雪花,勇敢的出发……”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之歌——《燃烧的雪花》激励着年轻的志愿者们,广大青年志愿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最饱满的热情、最认真的态度、最专业的素养提供了志愿服务,成为一片片燃烧的小雪花,用微笑与奉献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谱写“双奥青年”的奋斗之歌,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贡献“一起向未来”的青春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向全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志愿服务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志愿者是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靓丽名片。2008年,“鸟巢”上空的烟花点亮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时隔14年,2022年冬奥会又在北京举办,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我们有了代表中国的“90后”、“95后”、“00后”世界上第一批“双奥青年”。从“北京欢迎你”到“一起向未来”,奥运见证了中国更高质量的发展,也见证了“双奥青年”更加自信的成长。

北京冬奥会为全世界运动员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向全世界人民宣示体育的凝聚力。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体育之于国家,是文明强盛的重要标识。“这是百年变局的一个缩影。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可以增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也给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从百余年前的“奥运三问”到今天的“双奥之城”,中华民族将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 版权所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