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专栏(一)

发布时间:2023-03-13 17:19:35 浏览次数:

开启语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征程上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在广大师生干部特别是青少年中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发出了将雷锋精神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的号召。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职责也是使命,我院开设“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专栏,分享老师们的学习感悟,促进雷锋精神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引导青年大学生传承雷锋精神,做新时代最美大学生。


弘扬雷锋精神 高校思政工作的职责与使命

余展洪老师

今年3月5日,我们迎来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的纪念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同时发表于《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董必武的题词于次日发表。随后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群众运动。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在新中国的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征程上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在广大师生干部特别是青少年中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系统关于新时代学习弘扬雷锋精神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方案》,发出了将雷锋精神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的号召。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职责也是使命。

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内涵实质,在“知”上下实功

关于雷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作为一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22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其为国为民的感人事迹、奉献精神国人铭记在心。为人民服务是他的座右铭、一生写照。雷锋精神,就是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无私奉献的“无我”精神境界是一代一代人学习的标杆和前行的旗帜。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雷锋精神的精神实质,要具有大思政教育格局,分学生层次、分不同课程、分不同场域做好思想教育。

首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深度融入雷锋精神教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群中,在内容和形式上要避免重复和形式单一。可以一年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侧重课程,对雷锋精神的丰富含义做出全面讲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中着重梳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的历史脉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颗摘编》课程中着重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弘扬雷锋精神有关论述;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着重解读当前国家在弘扬雷锋精神的有关政策等。

其次,在高校课程思政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雷锋精神。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深度融入雷锋精神教育,不是重复思政课堂的讲授内容,而是紧密结合课程自身,找到教育切入点,润物细无声式发挥作用。如引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发扬雷锋敬业、创新精神;引导酒店服务专业学生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精神;引导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学习雷锋爱国爱民精神,强化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等等。

再者,在高校日常思政中引导学生感悟雷锋精神。区别于课堂教学,日常思政可以通过开设专题报告做精品式教育;通过图书馆、社区和食堂场景做沉浸式教育;通过“易班”等多个线上融媒体引导学生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等。

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信”上出实招

只有真信方能真行,知而不信是不彻底的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真知而且真信,首先要在深入挖掘学习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上下功夫。讲清楚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理想信念等,要敢于批判学雷锋已过时的“过时论”思想,指出某些人把市场经济伦理完全置换到社会伦理、把社会交往单纯理解为就是“无利不起早”的利益输送等的认知错误。同时,结合当前社会某些人认为做好事反倒被误会的畏难思想做出疏导,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其次,重视讲好身边的雷锋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和决心。“活雷锋”的事迹感召力是巨大的,我们要重视收集身边的好人好事,距离越近带给学生的真实感会越强,如挖掘校内师生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感人事迹、“最美思政课教师”、“最美辅导员”等评选活动的开展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大力宣传身边“活雷锋”的真实故事,提升思政教育的信度。

再者,大力加强教育工作者学雷锋示范教育。学高为范,身正为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新时代对教育工作者赋予更高要求,不仅专业学养过硬,思想政治素质更要过硬,不仅要在师德教育月加强弘扬雷锋精神专题教育,而且在教师培训、“三会一课”、教研活动等各种学习培训中,也重视教育引导教师首先成为雷锋精神传承者,否则,学雷锋教育成效必将苍白无力。

新时代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在“行”上求实效

知信行合一,是新时代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力行不辍践行雷锋精神,我们要树立教育对象全员化、教育内容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方法家校企联动的大教育观。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弘扬雷锋精神高尚品格的养成。

首先,教育对象实现全员化全覆盖。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激励着每一位青年学子矢志不渝勇毅前行,全过程全员全覆盖,推动思政课关键课程有深度、课程思政主阵地能适度、日常思政有温度,形成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强大合力,促进雷锋精神入心入脑。

其次,教育内容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大中小学在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学理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方面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针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大中小学可同备一次课,共同研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选取、教学方法运用等,做到一体化推进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教育教学工作。

再者,教学方法实现“家校社”联动。我们要勇于探索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教育教学模式,共同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教育活动,如大力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主题实践活动,激活大学生们心底的大善和大爱;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如刚过去的新冠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师生同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相互映照共同进步,教育成效显而易见。

踏进新时代新征程,雷锋精神,这座永恒而不朽的丰碑,在时代变迁中永不褪色。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奏响真善美时代主旋律,是高校思政工作的职责与使命。


转载自:南方网

文/图:余展洪

编辑:朱晓红

一审:洪雅

二审:张海媛

三审:余展洪

  • 版权所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邮编:510300
  • Email:web@gdqy.edu.cn 联系电话:020-34301392(学院办公室) 020-61230198(招生办)